当前位置:首页>> 老年文化 -> 正文

传统民俗项目背阁 一朵民俗山花灿烂绽放

2017-03-13 13:34华奥星空

分享到:
0

  一听说“背阁”要展演,十里八乡的人们早早赶来聚集在要展演的街道,占据有利位置,只为看到平日里难得一见的这一民俗,感受这种传统民俗的不同凡响之处。“背阁不但是一项传统民俗,也是很好的健身项目。村里面几乎家家户户都参与,背孩子的都是强壮人,老年人背不动了,就踩踩高跷,或者是穿上戏服,在地面上做一些简单的动作,也能很好地锻炼身体。”河南长垣县佘家镇老岸南关村背阁艺术团负责人高伟成说。

  背抬阁(江南称“飘色”)是中华民族古老的民俗文化天地里一株瑰丽而神奇的山花,被誉为“中华一绝”、“华夏一奇”。 所谓背阁,就是成人身背花篮、宝剑等,并在其身上绑一特制的金属架子,然后将少年儿童捆绑在金属架子的顶端表演动作,两人都身穿古装戏服,直接在大街上表演。

  高伟成介绍,老岸背阁起于老岸正月古会,已有700多年的历史,明嘉靖年间达到鼎盛,当时背阁达到24架,加上队旗、伴奏、尖子号多达200余人。

  背阁一般高3.5米,表演者两人一组,分上架和下架,上架为5岁左右男童或女童,丽装艳抹。下架为男青壮年着戏装,手提马鞭或拂尘,中间是中节装饰和上下架故事情节相符的道具。如《祭塔》上下架许仙和白娘子,中节为玲珑宝塔。还有两个双架,一人背挑两人。每架背阁都有具体内容,来自百姓喜闻乐见的戏文、民间故事、神话传说等,如《白蛇传》《算娘》《盘关》《秦琼叫门》等等。

  表演之时,前面开道锣、旗、伞、扇、尖子号、八大钐,背阁、护驾依特定步式而行,每架阁配云旗两面,远远望去云旗飘飘如天兵下凡。场地表演时由队旗圆场护卫,背阁进场下装演员迈十字秧歌步,在锣鼓伴奏下交叉、套花、不断变换队形。上装演员随着下装演员的步调摆动变化,空中地下浑然一体,形成了庄重、热烈、惊险的艺术风格。

  民间庙会初始均为地面表演,为使孩子便于观赏,让孩子站在八仙桌上,下面有人抬着观看。后发展为让表演者都骑在成人脖子上,站在桌子上,用手拍掌,掌握节奏,进行表演,让观众更便于观看。这便有了背、抬阁的雏形。元末、明初,“背抬阁”已有初步发展,人们用木料做成椅子型阁架,固定在成人背后或桌子上,表演者扮成戏文中人物,坐在阁架或桌子上,随着背阁人或抬阁人走动,并使用打击乐伴奏表演,当时是非常新颖的一种表演形式,很受欢迎。

  随着岁月的流逝,代代“背抬阁”艺人精心揣摩,潜心钻研,对“背抬阁”技艺不断改进和创新,阁芯阁架用铁质取代,设计逐渐巧妙,装饰、扮妆也较为俊美,伴奏、表演趋向合理。每架阁上下一体,都是戏文、典故、神话传说题材,由各家单一表演自发形成了“背抬阁圣会”艺术表演组织,并由固定地摊逐渐发展成沿街进行表演,初步形成了一个独具艺术风格的民间艺术表演舞蹈。

  “阁”有平阁、高阁之分。平阁的制作和表演相对简单,架子一般为一层,表演者或站或坐在上面进行表演。高阁的制作和表演则繁琐复杂,高阁也称“铁枝”,即在被称为主枝的架子上,再分出上、中、下三架,更有甚者达5架之多。每架的分枝上分别安排不同的表演者,除了要求架子坚固、轻巧和能够承重外,架子的结构设计还要满足造型的需要。艺人们大多采用纸扎的亭、台、楼、阁和虫、鸟、花、草等,与表演者的服装相互依托,层层叠叠而浑然一体,不暴露任何架子的痕迹。一些经验丰富的艺人,还能营造出表演者踏在刀、剑等道具之上的视觉效果,更增加了“抬阁”的惊险与神奇。

  为了表演者的安全,和保持“阁”在行进中的平稳,“阁”的架子上一般置有一些长长的彩色飘带,除了增加“阁”的装饰性外,另一个重要目的就是由地面人员拉扯控制,帮助“阁”上表演者更好的保持平衡,配合表演者完成造型和高难度动作。在“阁”的周围,有手持长叉者,为表演者传递道具等物,在行走过程中遇到树枝等障碍时提供帮助。

  “背抬阁”是集历史故事、神话传奇于一体,融绘画、戏曲、彩扎、纸塑、杂技等艺术为一身的民间传统游艺,是中原地区民间社火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。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,在中华民俗和中国民间艺术领域影响甚广,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借鉴、科学研究、艺术观赏、保护传承的价值。

  来源:中国体育报 作者:李金霞

(责任编辑:于红立)

联系协会

  • 010-87182417
  • 010-67133577
  • 北京崇文区体育馆路9号
    邮编100763
  • zhongguoltx@163.com
  • 返回旧版